冯士季,男,河南信阳人,教育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环境与资源学院硕士研究生学科教学(地理)、课程与教学论(地理)专业学科负责人。主讲本科生“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硕士研究生“地理教育测量与评价”等核心课程;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学科命题专家;曾连续多年作为核心成员在教育部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区域教育质量健康体验等大规模学业质量测评项目中承担测评工具研发、数据分析和反馈报告等工作;专职从事科技教育研究和中小学科学教师培养工作多年;在中小学教师培训项目组织管理方面有丰富经验。目前主要研究领域为地理学习心理与学业质量测评、中学地理教学设计、教师教育等。
学习经历:
2001-2008,河南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地理科学本科专业、课程与教学论(地理)专业学习,先后获理学学士、教育学硕士学位。
2011-2014,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课程与教学论(地理)专业学习,获教育学博士学位;
2023-2024,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心理系访问学者。
代表性论文:
1.谭利华,冯士季(通讯作者).教师自主支持与小学生的科学学习无畏:学习兴趣和创造力效能感的中介作用[J].心理发展与教育,2024(3):375-383。
2.冯士季,朱立娅.通过细致测评促进物理深度学习——以“覆杯实验”为例[J].广西物理,2022,43(03):69-73.
3.谭利华,冯士季(通讯作者). 科学教育中的科学绘画[J].人大报刊资料(素质教育)2021年第9期,全文转载.(原载《教学研究》杂志2021年第3期。)
4.冯士季,谭利华. 大规模学业测评中的地理替代性评价探索:科学写作试题设计和测试结果分析[J].地理教学,2019年第19期。
5.张运科,谭利华,冯士季(通讯作者).学生应对“反例”的策略——运用有层次的测评工具测试学生电流概念的学习[J].人大报刊资料(中学物理教与学)2022年第8期,全文转载.(原载《物理通报》2021年第5期)。
6.冯士季,周松林. 高中通用技术课程“全程—多元”学业评价模型构建与实施. 广西教育,2018(38):48-49,66.
7.施连震, 冯士季(通讯作者). 小学生科学学习态度现状的实证研究[J]. 教育测量与评价, 2018(1):46-53.
8.冯士季.谨防脱离真实世界的地理学习[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6年第5期。
9.冯士季.如何考查科学探究能力:PISA2015样题分析与启示. 课程教学研究,2016年第9期.
10.冯士季,赵光平,罗星凯.“分级计分”问答题对学生思维的诊断功能及其启示[J].地理教学,2013,(第24期).
科研项目/课题:
1.广西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考试招生研究专项课题“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中地理学科高层次思维能力考查的试题编制研究”(2020ZJY187,主持);
2.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中小学生科技创新素养的评价标准研究”(19YJC880021,主持)
3.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委托“2014年八年级学生科学学习质量监测评分系统研制及应用”,(横向,主持)。
4.广西师范大学校级人文社科研究项目“探究性教学设计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主持);
5.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认知诊断视角下职前教师教育实践能力标准研究”(15XJA880001,参与);
6.教育部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培训课程标准研制项目《义务教育科学学科教学教师培训课程标准研制》(参与)。
教改项目/课题:
1.广西师范大学2021年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项目《科学课程与教学论》(主持);
2.2020年广西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改革课题“从传承到创造:教育类专业研究生的理论思维能力培育研究”(XJGY2020007,主持);
3.广西师范大学2015年教育教学改革项目“以‘作品’为核心的师范生学科教学技能训练模式研究”(主持);
4.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项目《应用科学学业测评研究成果提升理科师范生教学评价意识与能力》(2015GJB151,主持);
5.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项目《培养创新型科技教育师资的STEM系列课程开发与实践》(2017JGA142,参与)。
6.国家级教师教育精品资源共享课《中学地理教学设计》项目团队成员(参与)。
所获部分奖励:
1.2014年国家级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八年级科学学业质量测评工具研发与应用的十年探索”,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排名4;
2.2022年广西基础教育自治区级教学成果一等奖,“流动的教研——基础教育“名特优”教师巡回讲学教研机制20年创新实践”,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排名6;
3.2017年广西高等教育自治区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双创”型科技教育师资培养创新实践. 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排名8;
4.2021年桂林市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少年诺贝尔奖——基于科学素养培养的科学活动管理和评价机制创新”,桂林市教育局,排名2;
5.2017年广西师范大学第八届教学成果奖特等奖,'兴华创新实践”育人模式十年探索与应用.广西师范大学,排名5。
6.2013年获广西“十一五”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论文类)二等奖,“大规模科学学业质量测评研究与实施”,排名3;
7. 2018年获第七届全国科学教育专业师范生教学技能创新展示活动优秀指导教师奖,中国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协会。
寄语:
地理学与教育学的相似之处,在于二者都具有高度的包容性和复杂性。愿地理教育工作者能像工匠一样专注,像哲学家一样思考,像艺术家一样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