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我院环境科学是广西的重点学科(2007年)、广西高校特色专业(2011年),拥有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硕士点,并列入广西“十二五”博士点重点建设专业,拥有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珍稀濒危动植物生态与环境保护重点实验室”、自治区重点实验室“广西环境污染控制理论与技术重点实验室”、广西高校重点实验室“岩溶生态与环境变化研究”。

    环境科学重点学科目前以环境分析、环境材料开发、生态修复为研究方向,在纳米粒子共振散射光谱学与光谱分析、免疫纳米催化光谱分析、核酸适体纳米催化光谱、污染物生化分析与控制新技术、表面增强共振拉曼散射光谱定量分析等领域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工作,获得一大批原创成果,在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生物固废资源开发利用等方向进行了深入研究,取得了一批成果。

    环境科学重点学科在环境分析方向,建立并形成了以纳米粒子共振散射光谱学、共振拉曼散射光谱定量分析为核心的研究方向,从水环境的金属痕量分析发展眼神到微生物、有机污染物痕量分析,研究深度和成果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学科带头人蒋治良教授成为广西“八桂学者”、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英国自然出版集团《Scientific Reports  (SCI 二区期刊 )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EI 期刊 ) 、《 Journal of Spectroscopy (SCI 期刊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杂志编委等。环境生物修复、环境材料开发与利用等方向根据广西资源和矿山污染特点,进行深入研究,对广西特有的植物资源,如鹊肾树、青钱柳等植物进行药用化学成分的筛选和开发;龙眼核、荔枝核、水稻秸秆等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均取得良好的成果。

    四年来,本重点学科共主持国家级科研项目8项、省部级科研项目40余项,获得中国发明专利授权12件,完成各类教改项目20余项。已在国际国内一流自然科学学术刊物 《Environ. Sci. Technol.》、《Anal. Chem.》、《Clin. Chem.》、《Biosen. Bioelectron.》、《Environ. Pollut.》、《中国科学》等上发表论文300余篇,其中SCI 收录100余篇。获广西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和广西科技进步奖三等奖2项。同时以服务社会为己任,多项技术成果已转化生产,获直接经济效益1600万元,且完成包括环境影响评价、规划在内的各种横向课题20余项。社会效益明显,形成了有特色的重点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