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深入了解国家扶贫事业的现状,学习培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积极向党组织看齐。在桂林市雁山区扶贫办的牵线搭桥下,环境与资源学院2019级环境科学团支部于11月1日前往桂林市雁山区大埠乡李汕平村开展了“争当黄文秀式优秀青年”大学生扶贫志愿活动。学院分团委书记、环境科学本科生党支部部分党员以及2019级环境科学团支部全体成员参与本次活动。
出发前的合影
由于历史和地势地区等原因,地处偏僻的桂林市雁山区大埠乡李汕坪村经济发展很不平衡。根据乡村脱贫的工作要点,2019级环境科学团支部紧抓环境保护、了解乡村儿童教育状况、关爱空巢老人、党建扶贫等时事热点进行扶贫志愿服务活动。团支书结合学生们的能力和特长,将48名学生分为7个服务小组,包括实验组、环保宣讲组、乡村支教组、直播体验农活组、扶贫干部工作记录组、关爱老人组、党建引领扶贫小组。我们经过乘坐大巴、步行,历时2个小时抵达了本次活动的地点桂林市雁山区大埠乡李汕坪村。虽然路途有些遥远,但同学们依旧热情不减,为即将开展的扶贫志愿服务活动充满期待。
党建扶贫,农活帮扶
农活帮扶组收获满满
向村支书了解当地扶贫情况
扶贫干部工作记录组和党建引领扶贫小组除关注当地扶贫工作进展、宣传大学生助学贷款与征兵入伍的政策外,还与农活帮扶组一起跟随贫困户张大妈进入农田中,完成挖芋头、分装运输等工作,深切感受到劳动的艰辛与粮食的来之不易。我们还进行了全程直播,有100人次观看,让更多人了解了当地的农产品。扶贫组在与村支书讨论的过程中,了解到村中大致为400多户人口。其中贫困户53户,贫困原因主要是因病因学。张大妈的丈夫就是因为在建筑工地不慎摔伤导致下半身瘫痪,直接导致了家庭的贫困。
公益支教,关爱老人
公益支教组组织开展垃圾分类小游戏
关爱老人组与老人拉家常
乡村支教组通过与留守儿童交流互动,关注贫困地区留守儿童教育的发展情况。支教组的对象大多为小学二三年级的儿童。除了和他们进行游戏外,还普及了许多环保知识以及科普黄文秀楷模无私奉献的精神。关爱老人组则进入到孤寡老人的家中与老人们聊家常,关注他们的生活状况,从而也了解到农村孤寡老人的生活现状以及国家对农村老人的相关福利政策。
环境保护,水土采样
实验组采集土壤样品
环保宣讲组入户宣讲环保知识
实验组和环保宣讲组通过实地考察、取样研究、发放调查问卷等方式了解当地的环境情况。其中实验小组对大埠乡李汕坪村的农田、草地、河流、以及主要农作物做了一定的考察,并分别在橘子林、草地、芋头地中随机划分三个样点,采集了18袋800克左右的表层土,也在村子附近收集了550ml左右的河水、井水、养殖场废水和生活污水。在走访过程中,了解到当地主要使用复合肥和有机肥,因种有产业橘子林,不同季节都会喷洒不同的农药。环保组在农田和道路两旁发现农药包装固体废物散落一地。这些固体废物无疑是二次污染。环保宣讲组挨家挨户进行环保调查,给李汕平村的村民宣传了农村环境的保护措施以及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从而增强村民的环保意识。
通过本次活动,同学们能更坚定的去用自身所学的知识和本领服务社会,为农村脱贫攻坚工作贡献自己的一份力。作为新时代大学生,我们应该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平常生活中身体力行,肩负起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努力争作新时代“黄文秀式优秀青年”!
(环境与资源学院 文/2019级环境科学 曾开月、韦云凤、苏燕兰,图/2019级环境科学团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