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院友汇
  • 关于我们
    • 本院简介
    • 发展历程
    • 机构设置
    • 党政领导
    • 办公电话
    • 学术委员会
    • 学位委员会
    • 联系我们
  • 新闻中心
    • 本院快讯
    • 校园快讯
    • 信息通告
    • 学术讲座
    • 公告公示
  • 学科建设
    • 学位点
    • 重点学科
    • 重点实验室
  • 人才培养
    • 本科生培养方案
    • 研究生培养方案
    • 本科实验教学中心
    • 实践教学基地
    • 创新创业教学基地
  • 科学研究
    • 科研领域
    • 科研项目
    • 实验室
    • 科研成果
    • 科研管理
    • 仪器设备
  • 专家学者
    • 博士教授
    • 副教授高工
    • 博士生导师
    • 硕士生导师
    • 校外硕导
  • 党建工作
    • 党建工作
    • 主题教育
    • 党史教育
    • 清廉建设
    • 聚焦二十大
  • 学子天地
    • 创新杯
    • 团建活动
    • 环院榜样
  • 招生信息
    • 本科生招生
    • 研究生招生
  • 交流合作
    • 国际合作
    • 国内合作
    • 学术交流
  • 课程思政
公告公示
  • 本院快讯
  • 博士教授
  • 公告公示
  • 当前位置:首页  公告公示
  • 我看环境与资源学院这五年的发展变化

  • 发布日期:2017-11-22   浏览量:313     字号:[  大 中 小]
Previous Next
  • 15161845.jpg

    /e/upload/s1/article/image/2018/03/15161845.jpg /e/upload/s1/article/image/2018/03/t_15161845.jpg
  • 我是一名地地道道伴随着广西师范大学成长的教学科研工作者,1988年毕业于广西师范大学电子技术专业,2003年毕业于西南师范大学分析化学专业并获得博士学位,先后担任广西师范大学新技术新材料研究所副所长、珍稀濒危动植物生态与环境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广西师范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副院长。现任二级教授,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获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广西新世纪十百千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才、广西高校百名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广西高校八桂学者、广西环境科学重点学科带头人、广西自然科学基金创新团队项目负责人、广西高校百名中青年学科带头人等称号,是珍稀濒危动植物生态与环境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广西环境污染控制理论与技术重点实验室主要创建者之一;担任英国自然出版集团《 Scientific Reports 》 (SCI 二区期刊 )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EI 期刊) 、《 Journal of Spectroscopy 》 (SCI 期刊 )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杂志编委等。

    一路走来,我见证了环境与资源学院从1999年招收第一届本科生,到2005年正式成立学院,再到现如今学院有全日制普通本科生628人,硕士研究生 80人的办学规模,学院的各项事业发展可谓是五年一个台阶,大跨步向前发展,我也正是有幸踏上了学校和学院快速发展的列车,才得以取得一定的成绩。所以在我看来,尤其是近五年,学院在学校党委和学院党委的指导下,在全院教职工和学生们的共同努力和拼搏中,发展势头向好,尤其在教学、科研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绩。

    在教学方面,学院教师们不仅教书育人而且锐意教学改革,将学科创新发展与本科教学和实验技能培养有机结合。5年来,获得新世纪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等各类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9项,“国培计划”、“区陪计划”项目3项;发表教改论文20余篇(不完全统计)。学院教授主编出版本科教材3部。学院实现了广西省级教学成果奖零的突破,2012年、2017年分别获得广西高等教育自治区级教学成果奖三等奖2项。获得1个校级优秀教学团队;有1人因教学成绩优异获得广西五一劳动奖章;3人获得校级优秀教师荣誉;3人荣获广西师范大学优秀硕士导师,等等。

    在科研方面,已形成环境分析、污染控制、环境生态与生物修复、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环境与矿物材料等5个稳定的研究方向。学科带头人不仅自己站在科研创新的前沿,而且积极引导课题组成员开展创新研究,通过持续不断刻苦努力,有的研究方向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5年来,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400余篇,其中SCI/EI论文151篇(不完全统计),SCI一区10篇,SCI二区20篇;获得中国发明专利授权29件;学院共获得国际合作、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西自然科学基金、广西千亿元产业重大科技项目、广西高校科学基金等各类科研项目178项,共计经费超2000万元,其中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8项,广西自然基金创新团队项目1项(也是学校获得的第三个省级创新团队);学院教授出版专著2部。 获得广西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广西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1人被聘任为英国自然出版集团影响因子高达5以上《Scientific Reports》(SCI二区期刊)编辑;2015年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顺利通过验收,实现了我院部委重点实验室零的突破(也是学校获得的第二个部级重点实验室);学院领导要高度重视科研及强化科研绩效考评,在学校首次科研绩效考核中,学院成绩名列前茅,获得优秀,等等。

    在我院仅仅拥有不到40人的专任教师队伍的情况下,学院教学、科研等各项工作能取得如此优异的成绩实为难能可贵,可见学院师生团队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极强,这正是学院各项事业得以快速发展的关键所在。

    展望未来,我们全院师生需要更加努力,紧紧抓住建设“双一流”高校的契机,继续发扬团结一心、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不断提升我院的教学(突破省级教学名师等)、科研(特别是其中5个研究方向的可持续发展)、管理水平,迎接党的十九大和学校第十一次党代会的胜利召开!

    (撰稿:蒋治良)

    最新动态
    • 环境与资源学院赴桂林市首...
    • 环境与资源学院举办2025年...
    • 【喜报】环境与资源学院地...
    • 环境与资源学院第七次团员...
    • 环境与资源学院第四十期入...
    • 环境与资源学院2025年普通...
    • 环境与资源学院第十一届环...
    • 广西师范大学师范生免试认...
    • 环境与资源学院赴玉林新世...
    • 【学科攀登计划】环境与资...
    • 校企协同创新 共筑绿色矿...
    • 环境与资源学院开展青年教...
    • 环境与资源学院青源行动志...
    • 环境与资源学院顺利举行升...
    • 环境与资源学院赴柳州二中...
    • 广西师范大学师范生教育教...
    • 环境与资源学院地理协会与...
    • 我为群众办实事|环境与资...
    友情链接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中国环保网 中国环境影响评价网 在线科学数据库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 CERNET 10ms级高速资源
    • 版权所有(C)2000-2018 环境与资源学院 管理员登录 地址:中国 广西壮族自治区 桂林市 雁山区 雁中路1号邮 编:541006 电 话:0773-3692269 E-Mail:zhx@mailbox.gx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