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院友汇
  • 关于我们
    • 本院简介
    • 发展历程
    • 机构设置
    • 党政领导
    • 办公电话
    • 学术委员会
    • 学位委员会
    • 联系我们
  • 新闻中心
    • 本院快讯
    • 校园快讯
    • 信息通告
    • 学术讲座
    • 公告公示
  • 学科建设
    • 学位点
    • 重点学科
    • 重点实验室
  • 人才培养
    • 本科生培养方案
    • 研究生培养方案
    • 本科实验教学中心
    • 实践教学基地
    • 创新创业教学基地
  • 科学研究
    • 科研领域
    • 科研项目
    • 实验室
    • 科研成果
    • 科研管理
    • 仪器设备
  • 专家学者
    • 博士教授
    • 副教授高工
    • 博士生导师
    • 硕士生导师
    • 校外硕导
  • 党建工作
    • 党建工作
    • 主题教育
    • 党史教育
    • 清廉建设
    • 聚焦二十大
  • 学子天地
    • 创新杯
    • 团建活动
    • 环院榜样
  • 招生信息
    • 本科生招生
    • 研究生招生
  • 交流合作
    • 国际合作
    • 国内合作
    • 学术交流
  • 课程思政
公告公示
  • 本院快讯
  • 博士教授
  • 公告公示
  • 当前位置:首页  公告公示
  • 修齐治平,当历史照进现实 ——“中华传统文化博士研究生讲坛”在我院顺利开讲

  • 发布日期:2016-12-15   浏览量:615     字号:[  大 中 小]
Previous Next
  • 15095122.jpg

    /e/upload/s1/article/image/2016/12/15095122.jpg /e/upload/s1/article/image/2016/12/15095122.jpg
  • 15095123_1.jpg

    /e/upload/s1/article/image/2016/12/15095123_1.jpg /e/upload/s1/article/image/2016/12/15095123_1.jpg
  • 15095123_2.jpg

    /e/upload/s1/article/image/2016/12/15095123_2.jpg /e/upload/s1/article/image/2016/12/15095123_2.jpg
  • 2016年12月8日19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士研究生讲坛”李园二楼大学创业园顺利开讲,我院16级新生有幸聆听了此次讲座。本次讲坛主题为传统士大夫“修齐治平”的人生理想对当代大学生的启示,由特邀嘉宾何宇虹,广西师范大学学工部副部长、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2013级博士研究生主讲。

    讲座伊始,何老师向同学们提问,如何看待“国学热”这种现象。疑惑中,何老师以轻松愉悦的方式将现场观众带入古今对比的意境之中,并利用中国历史文化的三次融合事例阐述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人的特点。同时何老师也表明了自己对“国学热”的观点:任何传统成体系的文化都是很优秀的,但没有任何一种社会进步是依靠复古完成的,创新才是社会进步的原创动力。面对传统的文化,我们应以古典的情怀,做现代的事业。

    对于学习,何老师以“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引入阐述当代大学生要不断学习的理由,同时强调,读书是求知求学的内生动力,应让学习一种乐趣,而不是一种痛苦。当代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了解自己的知识框架,清楚自己要成为何类人。对于修身,何老师以北宋著名理学家、关学领袖张载的四为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事开太平”鼓励同学们要有理想、有自身价值体系,做一个不随波逐流、有个性、志存高远的人。

    大道坦荡君行健,志存高远万里翔。本次讲座在何老师的歌声中落下帷幕。经过一个多小时的心灵洗涤,我院学子茅塞顿开,深深地认识到自己肩上神圣的职责。“焦虑与痛苦并非来自失败,而是不敢尝试”、“不着急,不懈怠”、“唯有付出很多努力,你才能看起来很轻松”这些句子将激励着环境学子吸收中华传统优秀文化,融入文化自信,培养开放博大的胸怀,提升自身文化素养和道德品质。

    值得一提的是,我院在16级学生开展的阅读计划—阅读常伴活动于近日顺利结束,并在讲座的最后为“阅读之星”颁奖,我院党委副书记曾振华表示,何老师的演讲与我院进行的阅读计划不谋而合。很多人生哲理古今相通,我们要通过阅读把心的周长放大,像海绵一样吸收知识,希望同学们的阅读不会随活动的结束而终止。

    (院新媒体中心新闻部:文/黄桂芬、卢珊珊 摄/陈丽玫、王雯)

    最新动态
    • 环境与资源学院赴桂林市首...
    • 环境与资源学院举办2025年...
    • 【喜报】环境与资源学院地...
    • 环境与资源学院第七次团员...
    • 环境与资源学院第四十期入...
    • 环境与资源学院2025年普通...
    • 环境与资源学院第十一届环...
    • 广西师范大学师范生免试认...
    • 环境与资源学院赴玉林新世...
    • 【学科攀登计划】环境与资...
    • 校企协同创新 共筑绿色矿...
    • 环境与资源学院开展青年教...
    • 环境与资源学院青源行动志...
    • 环境与资源学院顺利举行升...
    • 环境与资源学院赴柳州二中...
    • 广西师范大学师范生教育教...
    • 环境与资源学院地理协会与...
    • 我为群众办实事|环境与资...
    友情链接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中国环保网 中国环境影响评价网 在线科学数据库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 CERNET 10ms级高速资源
    • 版权所有(C)2000-2018 环境与资源学院 管理员登录 地址:中国 广西壮族自治区 桂林市 雁山区 雁中路1号邮 编:541006 电 话:0773-3692269 E-Mail:zhx@mailbox.gx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