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2018级地理科学专业“水气土植”综合自然地理实习圆满完成

时间:2020-10-26浏览:443

       野外实习是地理专业课堂教学的延续,也是让同学们掌握地理野外考察和研究方法的一个独立教学环节。为了能够充分地将课堂上的理论知识与实际的地理环境相结合,全面系统地掌握植物、土壤、水文、气象等地理科学专业基础知识,我院2018级地理科学专业全体同学于10月19日-10月23日,开展了为期5天的综合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本次实习由我院张军民、王月、侯满福、杨恬、翟禄新、张湘如、黄思宇、王小禹老师带队。

同学们在在猫儿山学习专业知识

       实习的第一站是猫儿山,在这里同学们对猫儿山的河流水文、山地的气象和气候要素垂直变化规律、土壤垂直分带以及不同类型土壤剖面的辨析、植物种类和植被垂直带谱的认识进行了探究与学习。同学们还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了群落样地的实际调查并做好调查记录。在路过老山界时,候满福老师还给全体学生介绍了这座当年“红军所过的第一座难走的高山”,血战湘江的一段历史,在野外实习的同时也对同学们进行了爱国主义教育。

同学们在青狮潭水库学习水库知识

      在桂林市青狮潭水库,同学们分析了青狮潭水库的水文特征,了解了水利工程建设的优势与弊端。同时,在老师的讲解下,明确了水库的相关知识。

      桂林水文站和桂林国家基本气象站是本次实习的第三站,通过工程师们的讲解,同学们熟悉了河流、水文要素的监测方法和机理,了解了国家气象监测的进步与发展,气象数据与信息上传下达的途径,还有幸观看了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

全体师生在桂林植物园合影

       本次实习的最后一站是桂林会仙喀斯特国家湿地公园和桂林植物园。在这里,同学们明确了湿地的生态功能、开发利用的历史、湿地面临的环境问题以及有关湿地生物多样性的知识。在讲解员的科普下,同学们认识了华南地区最具代表性的植物,书本上学习的知识变得立体可观。

       在此次实习中,从水、气、土、生四大地球圈层的联系,进一步加深了同学们对水、气、土、植四门专业课程的认知。在实习中,同学们积极认真的投入到学习中去,并通过记笔记、录视频和录音拍照的方式将老师实地讲授的知识记录下来。

       希望同学们通过此次实习能够学有所思,学有所悟,学有所得,将课本知识运用于实践,加深对地理知识的探究和思考,做一个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人。


文/陈三娇 胡亚云 王月   摄/胡亚云陈三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