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解有关前沿学术的研究动态以及提升关于水质评估等方面知识的专业素养,环境与资源学院、珍稀濒危动植物生态与环境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特邀了香港中文大学张渊智教授于2019年5月10日上午在伯康楼一楼报告厅作了主题为“Remote sensing estimation of chlorophyll-a concentration in the River estuary”(河口叶绿素含量遥感估算)的学术报告。环境与资源学院、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近200名师生聆听了此次讲座。
张渊智教授在讲解
张渊智,香港中文大学教授,现担任国际SCI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pplied Earth Observation and Geoinformation》副主编、InTech出版社系列丛书主编、以及多家国际期刊的编委,已发表SCI论文120余篇。他自2006年到香港中文大学工作以来,一直针对香港与邻近地区的海岸带湿地遥感、海岸油污和赤潮监测、水质遥感、环境地质及灾害、土地沉降及区域土地利用变化、城市遥感及其环境变化监测等方面开展研究工作。
老师提问
学生提问
学术报告现场
本次报告主要是从香港与邻近地区的海岸带湿地遥感、海岸油污和赤潮监测、水质遥感这几个方面进行介绍,以及用测出的数据对河口的叶绿素含量进行遥感估算。在讲解中,张教授以珠江口的泥沙影射遥感效果图为例,深入浅出为大家讲解了如何从其中监测水污染对周边区域的影响程度,以及如何溯源而上,找到污染源。在最后的问答环节中,师生们积极提问,现场气氛十分热烈。通过此次讲座,大家对水质遥感技术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环境与资源学院新媒体中心 文/李乐儿 摄/班晓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