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5日上午,福建农林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河北省和福建省杰青秦树平应邀前来我校开展题为“土壤反硝化方法学与反硝化机制研究”的学术报告。珍稀濒危动植物生态与环境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环境与资源学院近200位师生共同参与了这次学术活动,现场气氛热烈。
秦树平教授多年来潜心专注于土壤反硝化N2排放定量这一方法学难题,集成创新了土壤反硝化研究的方法体系,运用新方法系统研究了DOC与O2含量对土壤反硝化脱氮总量与产物构成的影响机制,根据新发现的反硝化机制提出了一系列提高农田氮素利用效率与降低温室气体排放、阻控土壤硝酸盐淋失与降低地下水硝酸盐污染风险的潜在技术途径。荣获中国土壤学会优秀青年学者奖与中科院院长奖,入选中科院青年创新促进会会员、福建省引进高层次人才、福建农林大学“金山学者”特聘教授与福建省土壤肥料学会理事,荣膺河北省、福建省杰青。
师生认真听报告
秦树平教授在报告中首先提出土壤反硝化问题的研究意义、研究土壤反硝化面临的难点,继而介绍了几种准确测定土壤反硝化速率的方法,再依次讲述土壤反硝化速率与产物构成的调控机制、土壤氮损失、温室气体排放与硝酸盐淋失阻控技术。报告中秦教授叙述了自己应用这些方法获得的研究成果以及未来的工作设想,更是现场向我们展示他实验中所用到的仪器设备、整理计算后的图表数据,内容翔实,语言生动。
秦树平教授在报告中还分享了他多年来积累的工作经验和研究方法,如何把握学术研究的总体思路,从实验现象走向机理研究的途径,从日常经验中提炼出研究方向等。通过秦教授的报告,在场师生体验到一次开阔眼界、提高认识的学术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