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级新同学、老师、同学们,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环境与资源学院2018级新生开学典礼,我谨代表全院师生,对2018级新同学加入我们的大家庭表示热烈欢迎!
同学们,你们进入我院学习,标志着你们精彩的人生即将开始。为了让大家尽快融入这个温暖的大家庭,在此向你们简单介绍学院的基本情况。
我们学院办学历史虽短,但发展很快,发展态势很好。学院的前身是1987年成立的计算分析测试中心、理科实验中心,1999年开始招收环境科学专业本科生,成立环境科学与工程研究所,2000年成立环境科学系,2001年更名为资源与环境学系,且有2个实验室(生命过程与环境分析实验室、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实验室)成为广西高校重点实验室,2005年成立环境与资源学院,获环境科学硕士学位授予权,2006年创办环境工程和地理科学本科专业,2007年“环境科学”获广西重点学科,1个实验室(环境污染控制实验室)成为广西重点实验室,2009年开始招课程与教学论(地理)硕土和学科教学(地理)教育硕士,1个实验室(珍稀濒危动植物生态与环境保护)成为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015年成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同年还有1个实验室(岩溶生态与环境变化研究)成为广西高校重点实验室,今年获批1个新专业(地理信息科学)并于明年开始招生,还获得1个广西科教结合科技创新基地(环境污染控制理论与技术重点实验室)。学院拥有的实验教学与科研场地达5000多平方米,设备总值达2500多万元。
学院现有专任教师40人,其中教授占37.5%,副教授占40%,具有博士学位的占67.5%,硕士生导师占75%。“十二五”期间,学院共获得国际合作、国家级、广西区级科研项目175项,经费2600万元,广西教学改革项目7项,发表学术论文400余篇,其中SCI/EI高水平论文200余篇、顶级期刊(SCI一区10篇、二区16篇),获授权专利60多件,获得广西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广西教学成果三等奖1项。十三五以来,学院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子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西杰青、广西科技重大专项等各类项目36项,经费1400余万元,其他平台建设经费约210万。
学院非常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十二五”期间,学院本科生、研究生发表论文72篇,其中高水平论文30篇,获得国家专利授权13件,多次在全国“挑战杯”、全国高校地理科学师范生教师技能大赛、广西“创青春”、广西“挑战杯”、广西高校化工类竞赛、广西高校师范生教师技能等竞赛中获奖。
总之,学院有很好的教研平台,优秀的教师队伍,希望你们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尽快实现身份转变。为此,我想对同学们提出几点希望,与大家共勉。
第一,学会规划。
在思考人生发展之路时,要根据自身特点和专业性质,在老师的指导下做好自己的人生规划,是从事教学科研,还是成为产业精英?毕业时是直接就业,还是继续深造,或是工作以后再深造等等。定了目标,还需要踏踏实实走好每一步。
第二,学会选择。
你们将会面临许多选择的机会,在我们的教学计划中,有不少选修课,可以选择这门课或另一门课,在学习的过程中,还可以选择社会实践、科学研究、大学生创新杯等等。
第三,尽快适应。
进入新的学习环境,需要完善自己的学习方法,很多时候需要自己安排时间,着重学会自学、独立思考、科学思维等方法;另外,要充分利用图书馆,那里有人生规划、学习方法、专业学习等书籍,希望大家充分利用,不要虚度大好年华。
第四,勤动手脑。
在学习过程中,我们要特别重视实践环节,如课程见习、认识实习、毕业实习等教学内容,要求大家理论联系实际、勤于动手、动脑,把所学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技能。
第五,努力提升。
课堂学习之外,学校、学院有很多社团活动,你们可以选择加入学生组织、学生社团,也可加入老师的科研团队,还可以参加公益活动、社会实践等等。但要有选择的参加,因为你们的精力有限,你们的主业是专业学习。
第六,严守规定。
希望你们尽快学习学校、学院的各项规章制度,用制度严格规范言行,健全自己的人格,学会理解包容,学会互帮互助,培养责任心与使命感。如果只是重视专业知识,而不重视德行,那么很可能越有知识,越有可能成为社会的祸害。
同学们,你们崭新的生活已经开始,祝愿你们在这里愉快度过每一天,学有所成,为你们的精彩人生奠定坚实的基础,早日成才!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