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倡导学生牢记和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同学们的民族自信心、民族自豪感,2017年11月20日陈显锋博士给我院2017级全体同学开展了以“中国传统节日与中国古代诗词 ”为主题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优秀民族文化基因培育专题讲座。
什么是传统节日呢?传统节日有什么呢?它们是怎么来的呢?中国传统的情人节指的是什么节日呢?从花朝到除夕,陈显锋博士通过一个又一个的故事一首又一首的诗词佳作生动讲述了一个又一个节日的来源。讲座开始,陈博士简单介绍了中国的节日花朝节、三月三节、上巳节等多个中国传统节日,内容介绍以同学们特别关心的饮食文化开篇,深深吸引住了同学。接着展开历史背景的介绍,对节日习俗活动的介绍使同学们身临其境,如同自己亲身经历了一般,并结合中国诗词让同学们对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国节日有更深入的了解。陈显锋博士表示,古代的诗词有很多与节日相关,而我们的现代生活又依旧与节日密切联系,节日对每个中国人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陈显锋博士介绍的上巳节,使同学们对学过的课文《兰亭集序》的曲水流觞有了更深的体会;在介绍《诗经•国风•郑风•溱洧》中,传统的情人节与现代的情人节想对比,贴近现实生活。最后,同学们集体朗诵了关于寒食节、清明节、元宵节等节日的诗歌,更深入地体会到中国节日与中华传统文化的紧密联系。陈博士的讲座成功唤起了在座每位同学对中国传统节日、中国古代诗词的浓厚兴趣,他让同学们意识到自己是中华的儿女,血脉里流淌着民族的血液,骨子里深埋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因。
通过这次陈显锋博士的讲座,让同学们受益匪浅,不仅见识了各地各民族节日的人文风俗习惯,还了解了中国传统节日与传统文化之间的关联。唤醒了深埋在同学们心里的中华民族文化沉睡的基因,同学们在讲座上领悟到的中华传统精神——“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决心;“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恒心;“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便在灯火阑珊处”的顿悟之道……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本次大讲坛时间虽短,但意义重大而深远,为我院莘莘学子树立了更加明确坚定而伟大的人生目标。
图/文:覃彩连 韦晓霞 潘冰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