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8日19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士研究生讲坛”李园二楼大学创业园顺利开讲,我院16级新生有幸聆听了此次讲座。本次讲坛主题为传统士大夫“修齐治平”的人生理想对当代大学生的启示,由特邀嘉宾何宇虹,广西师范大学学工部副部长、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2013级博士研究生主讲。
讲座伊始,何老师向同学们提问,如何看待“国学热”这种现象。疑惑中,何老师以轻松愉悦的方式将现场观众带入古今对比的意境之中,并利用中国历史文化的三次融合事例阐述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人的特点。同时何老师也表明了自己对“国学热”的观点:任何传统成体系的文化都是很优秀的,但没有任何一种社会进步是依靠复古完成的,创新才是社会进步的原创动力。面对传统的文化,我们应以古典的情怀,做现代的事业。
对于学习,何老师以“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引入阐述当代大学生要不断学习的理由,同时强调,读书是求知求学的内生动力,应让学习一种乐趣,而不是一种痛苦。当代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了解自己的知识框架,清楚自己要成为何类人。对于修身,何老师以北宋著名理学家、关学领袖张载的四为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事开太平”鼓励同学们要有理想、有自身价值体系,做一个不随波逐流、有个性、志存高远的人。
大道坦荡君行健,志存高远万里翔。本次讲座在何老师的歌声中落下帷幕。经过一个多小时的心灵洗涤,我院学子茅塞顿开,深深地认识到自己肩上神圣的职责。“焦虑与痛苦并非来自失败,而是不敢尝试”、“不着急,不懈怠”、“唯有付出很多努力,你才能看起来很轻松”这些句子将激励着环境学子吸收中华传统优秀文化,融入文化自信,培养开放博大的胸怀,提升自身文化素养和道德品质。
值得一提的是,我院在16级学生开展的阅读计划—阅读常伴活动于近日顺利结束,并在讲座的最后为“阅读之星”颁奖,我院党委副书记曾振华表示,何老师的演讲与我院进行的阅读计划不谋而合。很多人生哲理古今相通,我们要通过阅读把心的周长放大,像海绵一样吸收知识,希望同学们的阅读不会随活动的结束而终止。
(院新媒体中心新闻部:文/黄桂芬、卢珊珊 摄/陈丽玫、王雯)